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前透露消息,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4年起内蒙古新建建筑都要采用集中供热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 据介绍,今年内蒙古将加快热力管网建设,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通过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淘汰供暖燃煤小锅炉,预计2015年前所有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浴炉,难以代替的分散小锅炉必须改用清洁能源。按照相关规划,内蒙古正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项目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推广使用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目前,内蒙古正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今后两年每年完成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到2017年全区80%具有改造价值的既有建筑完成节能改造。
发布时间:
2017
-
09
-
13
浏览次数:72
2014年3月10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建筑产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关键技术路径研究”启动工作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中心、国家发改委小城镇中心等领导、专家及相关人员参加。 会议听取了课题组对设立背景、技术路线、目的意义、等方面的汇报。与会领导及专家对新型城镇化、建筑产业现代化、关键技术、研究进程、成果及应用等进行了研讨,初步拟定了名称、组成单位和人员,明确了框架和技术路线。课题拟在全国不同的典型区域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指导建设十个新型城镇化示范试点,发挥住房城乡建设部、清华大学、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工信部、金融部门、相关企业优势,扎实完成本课题,并编制能够指导小城镇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设的标准和政策,同时吸收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地方政府、开发建设单位、绿色建材企业、金融机构、国内外的研究机构等加强合作。形成政、产、学、研、用、中、金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
发布时间:
2017
-
09
-
13
浏览次数:52
近日,《四川省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由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出台。 《细则》明确,到2017年,四川省建立基本完善的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产业支撑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完备的绿色建筑发展推广机制;建立完善的省级能耗监测平台,对国家机关、大型公共建筑等典型建筑能耗进行实时监测。 《细则》第4-6条规定,要因地制宜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要加强公共建筑的节能检测和验收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和四川省地方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51/5033-2014)对公共建筑的采暖、通风与空调、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制等节能要求进行施工质量监管和验收。要建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建材产业。在各类新建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中,要优先使用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材。 《细则》第7-8条规定,要因地制宜建立绿色建筑在财政、税收、国土及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奖励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奖励。对依照《细则》要求、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的项目,要严格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在建设工程项目土地出让、规划审批、立项审查、项目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工程监理、验收备案等各环节,要严格执行绿色建筑相关强制性标准和管理规定。特别是对在建设用地出让阶段和编制出让文件时,...
发布时间:
2017
-
09
-
13
浏览次数:63
近日,内蒙古太阳能行业协会主办的绿色建筑新政策宣讲会举行。为推动内蒙古绿色建筑及技术的健康发展,规范内蒙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有关单位编制了《内蒙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内蒙古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细则》下称《标准》和《细则》 ,《标准》和《细则》实施以后,将极大地推动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广泛应用。 据了解,按照有关规定:凡达到二星级和三星级标准的绿色建筑,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给予项目资金补贴,内蒙古人民政府将减免城市建设配套费用;政府投资新建保障性住房必须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达不到一星级标准的保障性住房,在竣工验收阶段,有关单位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标准》和《细则》实施后,政府的绿色建筑补贴具有鼓励作用,促使建筑开发单位积极安装和使用包括太阳能在内的节能产品和建筑节能新技术,这将有力地提高太阳能产品在内蒙古地区的推广。会议最后发布了内蒙古太阳能行业协会光热行业自律公约征求意见稿。 内蒙古太阳能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此次绿色新政策实施以后,将极大地提高当地太阳能热水产品的应用水平。宣讲会的召开使与会企业全面了解了内蒙古绿色建筑新政策,为太阳能企业下一步开发市场奠定了基础。
发布时间:
2017
-
09
-
13
浏览次数:72
日前,市城乡建委发布了《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八号)》(公示稿)。该通告提出,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明年1月起,现场浇筑楼梯不得用于我市部分高层建筑施工。 市城乡建委人士介绍,以前不管是几层的小楼还是几十层的高楼大厦,主要使用的都是现浇楼梯方式。这种方式不仅施工时间长,还因为施工工人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也难以保障。市城乡建委决定从明年1月起,在主城区、涪陵、永川、南川、綦江、丰都等地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及以上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含底部商业的)高层住宅建筑中禁止使用现场浇筑楼梯,推行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楼梯。 现浇楼梯和预制楼梯最大的差别在于,预制楼梯按照严格的尺寸进行设计生产,更易于控制质量和安装,还能让住宅楼的楼梯间更加宽敞和安全。“不仅是装配式预制楼梯,采用建筑产业化技术施工,今后主城高层建筑的室内承重墙材质可能更薄、更牢靠,空间一下子就节约出来了。”市城乡建委人士表示。 除了现场浇筑楼梯外,手工生产的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道以及采用菱镁材料生产的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道因为质量不稳定、耐久性差,明年1月起均严禁用于全市建设工程。
发布时间:
2017
-
09
-
13
浏览次数:94